《DSP综合实验》课程实验教学大纲
课程名称(中文)DSP综合实验
课程性质独立设课 课程属性专业拓展课
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 《DSP原理及程序开发》
学时学分:总学时 32 总学分 1 实验学时 32 实验学分 1
应开实验学期 四 年级 七 学期
先修课程《单片微型计算机与接口技术》《DSP原理与应用》《电力电子技术》
一、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
本课程是是电气工程专业及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拓展课,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。该课程用于学生进行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,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
本课程以实践环节为主,根据课程的性质、任务、要求及学习的对象,将课程内容设定为综合设计实验,制定实验目标和实验任务,由学生自行拟定实验方法步骤。在实验室利用开发平台进行软硬件实验,使学生学会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。经过多层次、全方位的实验训练,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:
1.进一步巩固和加深DSP基本知识的理解,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,独立完成DSP开发系统设计能力。
2.能根据实验要求,进行自主化选学参考书籍、查阅文献,并进行独立思考,学会独立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,使其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。
3.能正确使用自动化领域的仪器设备,掌握DSP内部结构特点、开发流程、编程方法、调试及仿真方法,熟练运用开发平台。
4.能独立撰写设计说明和实验总结报告,正确绘制电路图及编写程序,准确分析实验结果。
二、课程实验目的要求
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的实验课,通过本课程的学习,让学生深入了解DSP基本组成、工作原理及应用技术,熟悉DSP的通用开发环境,通过调试程序学习DSP的开发,并通过外围的I/O扩展以及定时器和中断系统让学生对硬件做一些基本的了解。通过实践进一步加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、综合设计及创新能力的培养,并具有阅读各类DSP技术资料的自学能力和进行DSP应用系统设计的开发能力,为其它后续课程奠定数字信号处理基础。
三、适用专业:
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
四、主要仪器设备:
DSP试验箱、双踪示波器、稳压电源、计算机、光伏模块、变流器组件。
五、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
1.任课教师需向学生讲清课程的性质、任务、要求、课程安排、实验守则及实验室安全制度等。
2.该课以综合设计性实验为主,教材中只给出设计题目,实验前学生必须进行预习,设计报告经教师批阅后,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。
3.实验2人1组,在规定的时间内,由学生独立完成,出现问题,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分析、解决,不得包办代替。
4.采用硬件电路进行实验,每项实验结果,需经教师检查认可后,方可拆除线路。
5.任课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,实验前清点学生人数,实验中按要求做好学生实验情况及结果记录,实验后认真填写实验开出记录。
六.考核与报告
本课程采用平时考核,综合评定学生成绩。每个实验,预习报告占30%,实际操作40%,总结报告30%。
实验成绩:优、良、中、及格、不及格五级。量化标准详见有关规定。
七、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
序 号 |
实验名称 |
内容提要 |
实验 学时 |
每组 人数 |
实验 属性 |
实验者类别 |
开出 要求 |
1 |
综合实验 项目概述 |
1. 分析任务要求,划分实验内容 2. 明确各部分功能要求 3. 试验平台简介 |
6 |
25 |
设计 |
本科 |
必做 |
2 |
光伏能量捕获 |
1. 光伏模块原理 2. BOOST升压模块结构 3. 光伏最大功率跟踪算法实现 |
8 |
25 |
综合设 |
本科 |
必做 |
3 |
储能单元研制 |
1. 波动性功率平抑方法 2. 储能设备接口变流器拓扑 3. 储能设备高效工作代码实现 |
8 |
25 |
综合设计 |
本科 |
必做 |
4 |
单相并网 逆变器研制 |
1. 光伏并网逆变器电路原理 2. SPWM原理分析分析 3. 光伏并网代码实现 |
8 |
25 |
综合设计 |
本科 |
必做 |
5 |
综合实验总结 |
1. 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2. 项目综合代码合成分析 |
2 |
25 |
综合设计 |
本科 |
必做 |
小计 |
|
|
32 |
|
|
本科 |
|
八.说明
1.《DSP综合实验》的先修课程是《DSP原理及应用》,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后,已初步掌握了DSP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。
2.《DSP综合实验》共提供32学时实验内容,不同专业、不同学时的班级可根据先修课的讲授内容或多或少,或易或难,择优选做。
3.在《DSP原理及应用》教学中,应注意不断深化和扩展教学内容,注意向学生介绍新技术、新器件,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。
4.在实验室全面开放的条件下,提出供学生选做的课题,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,因材施教,注意学生的个性。